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节(1 / 2)





  如果连父亲都没能阻止万一的发生,阿渔怕是也做不了什么。

  但,若能让温宜公主提前一年出嫁,或许这对恩爱夫妻就不会沦为那种结局。

  表妹只是个公主,对建元帝没有任何威胁,谢家世代清流,建元帝也绝不会因为迁怒表妹便惩罚到谢家头上。可以说,无论侯府与姑母倒不倒,谢家都是表妹温宜公主的好归宿。

  状元郎游街过后不久,宫里也传出了建元帝要为温宜公主选驸马的消息。

  阿渔特意进了一趟宫。

  曹皇后几乎独宠后宫,没有妃子敢来她面前放肆,所以曹皇后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一双儿女身上。四皇子才八岁,只要不调皮捣蛋,也无需曹皇后太过操心,眼下她只想替十五岁的女儿选一个好驸马。

  看到阿渔这个小侄女,曹皇后英气逼人的眉眼立即带上了慈母般的温柔,打量阿渔片刻,曹皇后欣慰道:“看来五爷很疼我们阿渔呢。”

  婚后的小媳妇过得好不好,其实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神态气色以及眼中的光芒,全都是痕迹。

  曹皇后还记得自己刚嫁给建元帝那几年,俊美威严的帝王唯独在她面前风趣温和,曹皇后做梦都是跟他在一起,直到建元帝在一次醉酒后喊了元后的闺名,曹皇后才隐隐明白,建元帝对她的宠爱,更多的是帝王之术罢了。

  可是明白又如何?建元帝要与她演戏,曹皇后只能陪着他演。

  而且,曹皇后只能委婉提醒兄长低调行事莫要因为皇宠张扬,却不能说出建元帝对她的虚伪。因为曹皇后太了解兄长的暴脾气了,如果兄长知道建元帝其实只是一个玩弄了她的感情的虚伪老男人,兄长肯定会冲动行事。

  “您又笑话我。”阿渔亲昵地嗔道。

  曹皇后笑,叫侄女坐到她身边。

  阿渔好奇问:“表妹呢?”

  她是昨日递的牌子,表妹肯定知道她要来的,居然没露面。

  曹皇后无奈道:“她脸皮薄,知道我会跟你提她的婚事,所以不肯过来,叫你等会儿去她那边找她。”

  阿渔明白了,表妹不在也好,免得她还得找借口支走表妹。

  “姑母,我昨晚又做噩梦了,想请您替我解解。”阿渔很是担忧地看着姑母道。

  曹皇后心中一动。

  小侄女只对她说过一次噩梦,那噩梦足以搅乱整个京城。

  “是吗,走,咱们去屋里说。”叫心腹宫女守在外面,曹皇后携着阿渔的手进了内室。

  坐到床上,阿渔便靠到曹皇后怀里,低声道:“您还记得我之前跟您说的梦吗,其实那都是真的。”

  父兄已经得到了预警,姑母这边,因为她是女眷,所以父亲叫她找机会也给姑母通通气。

  而曹皇后得知前世之事后的反应,比阿渔预料得要镇定很多。

  曹皇后从来就不是多愁善感的小女人。

  她曾跟着兄长一起习武,曾女扮男装去战场上领略过沙场血腥,若非建元帝要她入宫,曹皇后有时候都会想,她是否也可以变成第二个徐老太君。

  从侄女手中听说了前世,曹皇后想的不是为何建元帝会那般绝情,而是这辈子她该如何避免曹家重蹈覆辙。

  “你爹爹怎么说?”冷静下来后,曹皇后沉着地问。

  长辈的勇敢给了阿渔力量,阿渔看眼门口,低声道:“爹爹说,外面的大事交给他,姑母照顾好您与表弟表妹便好。爹爹还说,皇上信他,他心甘情愿替他戍卫边疆,皇上不信他,那他那些年的血也不能白流,除非是为了表弟流。”

  曹皇后明白了。

  她重重地捏了捏侄女的手,怜爱道:“辛苦阿渔了。”

  前世听起来再凶险,她与兄长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有重生归来的侄女承载了那些痛苦。

  阿渔摇摇头,她顶多就是个传话的,真正的担子都落在了父亲与姑母肩上。

  姑侄俩相拥片刻,就在阿渔准备提起谢淮扬时,头顶忽然传来姑母温柔的声音:“你表妹虽然长在宫里,但从小没有吃过任何苦,你比还单纯,等她嫁到谢家,阿渔要常与她走动,多多提点她。”

  阿渔点头道:“您放心,我会把表妹当亲妹妹看的。”

  曹皇后相信侄女。

  过了两晚,曹皇后向建元帝举荐了她看中的驸马人选。

  就算没有侄女的前世之述,曹皇后中意的也是谢淮扬。

  建元帝在曹皇后说出口的瞬间,已经将谢家的各种背景都过了一遍,然后笑道:“朕点他做探花,你点他做驸马,这算不算英雄所见略同?”

  曹皇后莞尔,目光如水地看着面前的帝王:“皇上是英雄,我不是,心有灵犀还差不多。”

  心有灵犀吗?

  应该算是吧,他钦点谢淮扬当探花时,想到的便是自己的温宜公主。

  点点小皇后的鼻尖,建元帝眼底一片温柔。

  皇位是太子的,但他会如她所愿,给他们的女儿最好的驸马。

  第88章

  建元帝刚给女儿选了一位好驸马,宫里正喜气洋洋的时候,遥远的西南属国北越突然派使者来京城向建元帝求援,请求建元帝出兵帮北越击退南越的大军,作为酬谢,北越愿将毗邻大周的五座城池送给大周。

  对于此事,朝廷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出兵,区区南越肯定一击就败,朝廷可轻而易举拿到五座城池。

  另一派则认为北越穷乡僻壤,五座边疆城池取来没有任何用途,且蛮人少教化,朝廷难以管控,劳民伤财调兵遣将千里迢迢只为了五个包袱,不如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