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章鞑虏动静(1 / 2)





  朱由检在陕西呆了一个多月,等招募完足够的士兵之后便返回了北京,新组建的四支军团被他分别安排到了临近各省。

  等他回到北京已经是8月1日,北京进入酷暑时节,北京城像是放进了笼屉里蒸一样的热。

  刚回到紫禁城的朱由检还没享受皇宫的凉爽,孙承宗就把一份不好的奏折送到了他面前。

  “启禀陛下,这是绍兴知府许如兰呈上的奏折。”孙承宗将奏折交给刘若愚,再由刘若愚呈给朱由检。

  朱由检翻开奏折,看着奏折上的一行行小字,越看脸上表情越显凝重,刘若愚不禁关切道:“陛下,出什么事了?”

  朱由检阴沉着脸放下奏折,“坏事。”

  几天前,浙江省连下大雨,又赶上海上发生海啸,瓢泼大雨中海水将嘉兴、绍兴等多处地方淹没,人畜庐舍漂溺无数。

  沿海城市及临海地区的百姓溺死者不可胜计,海水涌入绍兴府,绍兴城里街市上百姓驾舟与野鸭同游,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拿钱吧。

  朱由检毫不犹豫的拿起狼嚎笔就要进行批复,之前去南京刮大户的白翎交出了一大笔银两财富,出去新组建的四支军团的军费,朝廷还有银三千万两,粮九百万石。

  赈济浙江水灾是足够了,当笔尖碰到奏折的一刻他却停了下来。

  对刘若愚道:“传朕旨意,浙江海溢朕心甚痛,国府拨银三百万两、粮100万石以赈灾,江南各地凡宅邸二进二出之家,每家捐银10两,米5石,盐1斗,三进之家20两,米10石,盐2斗,依次往上类推。”

  刘若愚虽然觉得这么写有些不妥,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写了,一边提笔草诏一边为江南大户们默哀,每家出这么多东西够他们肉疼的了。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江南大户的财富仅次于山西晋商。

  “孙卿,朕如此处置是否妥当?”

  孙承宗赶忙笑道:“陛下处置得当,臣深感敬佩,只是陛下如此行事恐会让江南之地粮、盐价格倍增,对百姓不是好事,臣建议对江南大户只收银两就够了,同时多派御史、锦衣卫监察江南方为上策。”

  “若愚听到了吧,就按孙爱卿说的写。”

  “是。”

  处理完这件事朱由检低头在许如兰的奏折上写下敕字,看着自己娟秀的字体朱由检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启禀陛下,赵大学士在殿外求见,说有要紧事禀报。”殿外传来小太监细锐的声音。

  赵率教…有什么紧急的事?

  朱由检心里想着,嘴上道:“马上让他进来。”

  孙承宗抬袖作揖,“臣先行告退。”

  “孙卿不是外人,留下旁听便是,若真有为难之事朕也好随时请教。”

  孙承宗闻言退到一旁,没一会赵率教拿着一本奏折急匆匆的来到殿内,双手将奏折呈上,“陛下,建奴首领皇太极于沈阳召集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兵前来会盟,似乎要攻打察哈尔部。”

  野猪皮有动静了!

  朱由检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来人,传曹文诏养心殿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