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38 敲定(4k)(2 / 2)

就算到时中芯受限,享受和冰芯一样的待遇,那也至少保证到2017年中段的运转。

时间不就是这样一点点争出来和挤出来的吗?

“行业一盘棋,中芯取得10nm的突破更具战略意义。”方卓缓缓说道,“在现在和未来这个阶段,不光这一件事,我希望大家看待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都更从这个角度出发。”

曾宗琳抿抿嘴,暂时潜伏在会议室。

王宁国看着思考的杨世宁,看着低头的曾宗琳,想着冰芯的情况,想着方总做事的决心,只觉头皮一片一片的发麻。

但他还是“咳”了一声,清清嗓子,准备发言。

方卓看了中芯CEO一眼,简洁的说道:“你先别咳。”

王宁国:“……”

话被憋在嗓子眼,有点难受。

方卓看了眼时间,九点五十九。

他抬杯喝茶。

十点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梁孟淞快步走了进来。

他也不坐,看了眼会议室里参会的众人,言简意赅的说道:“我有信心。”

四个字,只四个字,中芯到场高层却忽然仿佛在心里跟着叠了一层又一层的信心。

梁博士露面,显然是说10nm的攻关,也显然是表示这次将由他来带队,不然,方总不会摆这么认真的阵势,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梁孟淞何许人也?

曾经的台记弃将,但这几年频频被宝岛媒体惋惜他的离开,认为这是一次重大挫折。

现在的冰芯技术带头人,自从他加入冰芯,组建团队,接掌研发,先进制程的进度出现了快速的发展。

冰芯的技术发展当然不只是一个人的功劳,但梁孟淞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贡献。

这样的人,他理应也确实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尊重。

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一变。

方卓看向王宁国:“王总,你刚才想说什么?”

王宁国凝重的说道:“我想说的是,中芯冰芯,同气连枝。”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边鼓掌,一边继续说道:“欢迎梁院士来中芯指导工作。”

中芯其他人本来没有这种时候鼓掌的意思,但CEO先带头,也就只好跟着鼓了鼓。

梁孟淞扯了扯嘴角,没说难听的话。

“梁博士会带着团队一起优先攻克10nm的研发,冰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按照我们原本的规划,如果顺利,有望在2017年的Q1进行试产。”方卓介绍着冰芯的研发情况,“现在到中芯,你们这边的设备还更先进,乐观点估计,也许中芯还能保证Q1的进度。”

中芯现在不光ASML的光刻机,有不少设备都比冰芯先进,因为,冰芯一定程度上在规避美系设备,但中芯没这样做,它最重要的是跟上技术研发的进度。

基于这种情况,梁孟淞这次率队秘密在中芯研发,或许不会推迟最终量产。

如果中芯这边能突破,冰芯继续进行工艺调整和优化,也就基本意味着同样突破。

方卓现在还在考虑一个问题。

要是中芯后续面临华盛顿的同等限制,那或许就有必要推动冰芯与中芯的合并,原先的“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需要进化成更究极的资源整合。

中芯正统在冰芯、冰芯正统在中芯之双芯合一。

反正都受限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如融合在一起来发挥更大的力量。

这是他受胡教授启发后的新思考,暂时还没和中芯这边沟通,打算看看情况再因地制宜。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热烈了起来。

曾宗琳一边参与讨论,一边总结本次的情况。

吾爱方总和梁院士,真理暂时先排在他们后面。

……

中芯的事没有什么阻碍,或者说,阻碍都是有前提的。

梁孟淞将会带领团队秘密研发10nm被迅速的敲定并执行,他仍旧会兼顾一部分冰芯的工艺优化工作,但主要精力需要先转移在中芯这边。

与此同时,冰芯的光刻胶受限愈发获得关注。

行内人知道情况的严峻,行外人在经过科普之后也能同样知道。

如今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易科已经基本完成退出美国市场的工作,各大产品在运营商、渠道商那边基本清仓,甚至在圣诞节前来临之际还出现了加价的情况。

易科的产品没有问题,现在这样全球第一的属性还加上了“绝版”的无形标志,那自然更加火爆。

可惜的是,这次没法补货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时代》周刊在圣诞节意外的发布封面文章,成为近期唯一一个对易科掌门人进行采访的媒体,也少见的让方卓本人的观点再度出现在美国舆论之上。

“华盛顿绝对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

“BIS判断错了,最好的措施不是封锁,而是倾销,我相信硅谷的很多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这种封锁只会让易科与冰芯克服困难之后变得更强大。”

“我们会回来的,在不远的将来。”

封面文章里有记者对方卓的询问:“方总,你就那么肯定BIS错了?”

方卓对此给予回答:“是的,媒体可以抹黑我其它的方面,但基于商业上的判断,这一点会在市场上反应出来。”

记者再问:“问题在于,在没有封锁之前,易科和冰芯已经取得非凡的成就,这不是像两杯毒药吗?”

方卓答道:“是的,但这杯‘封锁’的毒药,它的毒性更猛烈。”

“方总,你认为‘不远的将来’是什么时候?”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

方卓以这样的回答结束采访:“当你下次认为十分有必要采访我,那就进入了倒计时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