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庶女第17节(1 / 2)





  她是说的真心的,若没有李氏,即便跟着太太去冯家,冯家人对她肯定没有云潇好,还不如跟着李氏。至于其她的,她有自己的亲娘,姨娘对她那么好,所以,她不在意李氏是不是真心喜欢她,。

  李氏却很感动,她自家的女儿云凤从小性情热闹奔放,和谁都能打成一片,男孩子性格,很少这般撒娇,即使撒娇,也是因为闯祸了。

  就比如云凤和章扶玉姑侄关系很好,对陆之柔这个表妹更是疼爱有加。

  云凤喜欢一个人,不会看任何立场,只看这个人她自己喜不喜欢。

  李氏多少憋屈也无法诉说,大老爷也不是能听她心事的人,头一回有人站在她这边。说她比别人好,

  从孔国公府回来后,荷香打开孔太太送的绢花盒子,惊呼道:“五姑娘,您看这绢花

  真好看。”

  云骊看了一眼,又拿起来道:“这是绫绢做的,还真是各色都有。不如把这一匣子送给姐妹们吧。”

  大家都有些舍不得,荷香道:“这样贵重的,合该您自己戴才是。况且这一匣子也不过六枝,一人一对不够分不够,一人一枝又太少了。”

  “这有何难,开了匣子再拣一对出来就是了。我想有好东西,一个人戴着又有什么意趣儿,还是送去吧,就劳烦姐姐一趟了。”云骊笑。

  她这些日子得了不少好东西,刘姨娘就时常说有舍便有得,天下的好处她一个人占不完,既然得了,也该舍些出去。

  荷香她们平日说的话,虽然云骊多半会听,但是主子到底是主子。

  按照长幼顺序,她自然先去二房给云清先选,只是听说云清病了,说谢过云骊的好意,但并没有选,云湘倒是见了这些绢花,爱不释手,择了两朵大红的。

  “您眼光真好,这红的衬您。”

  云潇则是挑挑拣拣,但也忍不住选了两枝,嘴里还道:“你家小姐跟着大伯母可真是攀了高枝儿了。”

  她这回过年去,都没得这么好看的绢花。

  荷香心里恼怒,面上却笑道:“我们姑娘也不要来着,但孔国公家的太太非说喜欢我们姑娘,这才给的。大太太还说让我们姑娘留着自己带,这些都是内造之物,但我们姑娘想着姊妹们一处,就让我送来了。”

  云潇的丫鬟也忙出来打圆场,哄了云潇几句,云潇才开怀。

  至于云淑和陆之柔那里倒是都很客气。

  回来时,荷香就对云骊道:“多了两枝,三姑娘病中,正好带回来了。”

  “三姐姐病啦?”云骊和素文对视一眼,想起昨天听到冯氏所说的话,都有些不妙。

  荷香点头:“不过只是身子骨虚弱了些,倒是没什么,看着也不像是大病,您放心吧。”

  素文也道:“是啊,三姑娘定了亲的人,太太也得好好的养着她,您就放心吧。”

  这句话潜在的意思,怕也只有云骊懂了。

  “五姑娘,七姑娘那里比咱们这儿布置的还好,奴婢看七姑娘真的是出息了。老太太送给了她一个大的多宝格,上头摆的奇珍异宝,奴婢是见都没见过。奴婢进去的时候,下人正抬大口的樟木箱子进来,怕都是老太太给的。”

  云骊只一笑:“老太太向来护短,府里上下都知晓,既然我不是她喜欢的那个,我又何必去嫉妒。”

  这有什么奇怪,人都有偏爱,大伯母更偏爱自己的女儿,老太太则护短。

  等下人嘀咕,打抱不平的时候,她已经开始读书了。

  接连李氏和冯氏又去了几家勋贵府邸,云骊她们就没再跟着去了,永宁伯府也办了几日戏酒,请了不少人来,刚歇了没几日,老太太又说是陆之柔的生辰,请大家过来听戏吃酒。

  云骊过来的时候,大家都围着两个雪团子在看,原来是两只白色的小猫,这猫儿纯白色的毛,天蓝色的眼睛,就如同波斯胡姬一般。

  “姑姑真疼你,我想养猫儿还不成呢。”云潇小小的抱怨。

  陆之柔笑道:“我以前在家还养了一只小狗儿。”

  云骊却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自从五岁时,她和刘姨娘去请安时,被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野狗咬了腿,还好那日她腿上穿的很厚,那狗只咬破了裤子,腿上没破皮,但打那之后,她就很怕那些小动物们。

  猫儿狗儿她都觉得会一下子跳起来要咬她,故而别人觉得可爱,她是真的有点怕。

  孩子们都羡慕陆之柔母亲的大手笔,也都羡慕的不行,云潇回去还和冯氏好一阵讨要东西,这让冯氏有些面子上过不去。

  陆家人在章家久住就罢了,她也对这

  个外甥女印象不错,但是这么大张旗鼓,反而把章家姑娘都压下去,这才是真的过分了。再有云淑的事情,到底她是云淑嫡母,本来姑娘家的份例她也从未少过,四时衣裳,带姑娘出去交际,甚至是下人数目,都是她嫡亲女儿云潇有的,其她人都有,自问也是没少过的。

  你老太太有钱,会做人情,可也不能打我的脸。

  李氏更是在心里嘀咕,你章扶玉在这里充什么大头兵,你女儿吃的穿的用的喝的,平日哪样不是我们伯府出钱,你二十万贯嫁妆,你了不起,难道你不这么大张旗鼓送十几箱礼物来,我们就亏待了你女儿不成,我们这里难道是穷乡僻壤不成。

  今日还是我们府上请了戏班子来呢,真是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她对陆之柔印象也更差了。

  年过完,云骊先是踏踏实实的睡了几日,吕嬷嬷就到了,又恢复了往日学规矩的日子,吕嬷嬷则道:“今年五姑娘还要读书,咱们学规矩的功夫就少些了,故而,就不能像去年那般了。”

  “好,嬷嬷放心,我绝对好生学的。”

  吕嬷嬷点头:“女红对于你们大家姑娘稀松平常,就是做的很好,也只是锦上添花。但你若能学会别人会的,又能学会别人不会的,那就是你的厉害之处。”

  “这不会的是指?”云骊瞬间有了兴趣。

  “嬷嬷我以前在尚工局做过尚书,但凡妃嫔们做的首饰多半出自我们的手艺,你若学有余力,我也不妨教你。”

  吕嬷嬷这些日子也跟着云骊四处走,见她年纪虽小,却无不妥当,得意时,很稳的住,才六岁的孩子,知道自己得了好东西,可以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分出去。

  即便失意,就似陆姑娘生日宴,大家都围着陆姑娘,她也只是淡淡的,却并不嫉妒,甚至羡慕都没有。

  把自己身边的几个丫头也都笼络的很好,下人们提起她来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关键是她还没有陆姑娘和六姑娘那样有靠山,一个六岁的孩子,真是聪慧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