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遇到三位好老师





  开课了,第一学期,开了六门功课:《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由东北师大政治系毕业生陈子洋老师教授;《中国文学简史》和《古代汉语》由武汉大学历史系的讲师王同策老师教授;《古典文学》和《现代汉语》由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王岱山老师教授。

  陈子洋老师讲课用高屋建瓴形容一点不夸大。他在第一课开篇时说:

  “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马列主文哲学是政治课的三门基础课。社会发展史能让你知道人类发展的规律,使你认识世界的眼光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政治经济学能为你揭示社会财富的来源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你掌握治理一方的本领;马列主文哲学能教给你认识一切事物的方法,使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社会发展史是一条线,政治经济学是一个面,马列主文哲学是一根针,针穿线,去缝面,有了基础应万变。”

  后来,他在讲社会发展史时,先把规律抽出来让你记住:第一条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顺则存,不顺则亡;第二条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合则兴,遏则衰;第三条是否定之否定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旧的去,新的来,螺旋式上升;

  在讲政治经济学时,他用三句话便让水昜掌握了打开这一学科的钥匙:一是搞明白原始资本、剩余价值、价值规律、资本利润、竞争垄断、金融危机、产品过剩、资金周转、市场开拓、国家机器这十大名词的来龙去脉;二是弄清楚工人与资本家,市场与供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资源与开发,社会与个人的五大矛盾的相生相克;三是把握住寄生腐朽垂死的本质,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就掌握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陈子洋老师讲课的最大的特点,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的讲解。可惜有很多同学把握不了他的脉络,死啃书本,不得要诣。水昜则成了他得意的弟子。

  王同策老师讲课用厚积薄发去形容名副其实。

  他讲中国文学简史时,把《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讲得出神入化,尤其是《曹刿论战》,《触詟说赵太后》,《鸿门宴》,《班超传》,《隆中对》,《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等篇章让水昜刻骨铭心。

  他还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趟线讲了陈琳的《讨曹贼檄文》,李白的《蜀道难》,辛弃疾的《清玉案元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节选。既让水昜理清了中华文学发展史这条线,又让他学会了读书方法,还把他先前知道的一些碎片穿了起来,使他的文学功底厚了许多。

  最让水昜感兴趣的是他讲的《古代汉语》,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他讲的一点一滴知识:大到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永乐大典》,《康熙字典》,《中华大辞典》的使用;小到“之乎者也,岂矣焉哉”的虚词;中到名词当动词,介宾结构,状语延后,者……也,岂……哉文言句式;乃至干支记时,朔望记月的记时方法,明义断读,抑扬顿措的朗读方法;使他掌握了文言与白话规律,连读起晦涩的《易经》来,都如履平地。

  王同策老师讲课最大的特点是线条清晣,重点突出,收放自如,听他讲课就是一种享受。水昜采取了录音机式听课法,把他讲的每一句话都速记在纸上,下午讨论时,一边整理笔记,一边向他询问没有记清楚的话语。

  王同策老师非常喜欢水昜,他说:“只有两年的学制,还被耽误了半年,我讲的只是骨架,你要想多学一些,我只能给你开一个书单了,你去这些书中去找筋和肉吧!”

  水昜把他开的书单如获至宝地保存起来,每个星期都去新华书店去寻找。但是,百废待兴之时,那些书很难买全。

  王岱山老师讲课用博大精深去形容恰如其分。

  他的文字造诣极高,著有长剧诗《宝镜湖》,发表的诗歌不计其数。

  他讲古典文学从《诗经》讲起,在讲《伐檀》时,他把那么古老的诗歌能用现代诗歌翻译过来:如原文“不狩不猎,胡见尔庭有县貆兮?”他译成“不拈弓,不搭箭,为啥你家挂猪獾?”

  讲完《诗经》讲屈原,在讲屈原的《涉江》时,翻译得更是叫绝。如原文第一节是“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

  他译为:“奇伟的服饰啊,我们多么有缘。我酷爱你呀!直至这风烛残年。我爱这长长的长柄剑,我爱那高高的切云冠。”

  水昜从他的课中对乐府民歌、竹林七贤、文心雕龙、初唐四杰、诗圣诗史、唐宋八大家、宋词元曲、四大明著、三言二拍的代表作和著名章节有了深刻的体会,尤其是通读了四大名著,使他的文学羽翼日渐丰满。

  王岱山老师的现代汉语课把水昜写文章的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从字讲起,把六大造字法,汉语拼音方案,两次汉字简化规律讲得十分明白;

  接下来的单纯词、词的性质、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动补词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讲得十分清楚;

  连下去的句子成分划分,单句分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选择复句,取舍复句,因果复句,并列复句,讲得十分解渴;

  最后的修辞,把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押韵讲得十分精采。

  王老师的表达能力特强,他的朗诵可以和播音员媲美;他的演唱和演员不相上下;他的灰谐幽默会让相声演员汗颜;他成了水昜一生中崇拜的偶象,就象他的名字一样,象泰山一样让水昜仰慕。

  师傅领进门,学徒在个人。水昜不仅如饥似渴地从三位名师那里吮吸着精华,还在废寝忘食地在书海中涉猎着知识的源泉。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一个学期,水昜就出类拔萃地成为了政文班的学霸,第二学期在老生毕业后,便被选为了学生会的学习部长。

  与此同时,杜志被选为了学生会主席,成宝民不求名利,成了政文班乃至全校的混世魔王,专管不平事,专治烦人鬼。三个人成了铁三角,形影不离,被称为桃园结义三兄弟,后来又收了苏晨这个语出惊人的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