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四章二舅(1 / 2)





  回府后,决明没有生病,反倒是李修戎在雨中淋雨又奔跑流汗,回去后就生了场大病。

  李迪请了宫里的大夫给李修戎诊治,李修戎知道了,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抓住决明也过来让大夫看了看。

  大夫只说决明身体康健,没有什么问题,反倒是李修戎这几天感染了风寒,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再见风。

  李修戎只能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盯着决明坐在屋里喝茶。

  决明被盯得发毛,放下杯子,问:“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李修戎摇头,头昏疼昏疼地,嘴里没什么味道,喉咙还难受,什么都不想吃。

  外面还在下雨,雨势还不小,李修戎看看窗户,又看看决明,瞪了吴渊一眼,吴渊说:“已经备好马车了。”

  李修戎这才放心,对着决明拍拍床沿。

  决明坐在床边,李修戎说:“护院准备好了吗?”

  他声音有些嘶哑,吴渊取了秋梨膏来,李修戎靠在床上,柔弱无力地说:“我胳膊提不起劲儿。”

  吴渊作势要喂,李修戎瞪回去后,柔柔弱弱地说:“哎,我好没力气啊……”

  ——感冒这么严重吗?

  决明伸手摸了摸李修戎的头,额头有点发热,是低烧的症状。

  “我来喂吧。”决明朝吴渊伸手,吴渊把秋梨膏递给决明,李修戎心满意足地靠在床上,一口一口地被决明喂着。

  这秋梨膏似乎比平常还要甜!

  眼看天色不早,自己也已经来了一个多时辰了,决明喂完李修戎后便起身告辞,李修戎眼巴巴地瞧着决明被吴渊送走,蔫了吧唧地靠在床上,如同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

  送完人回来的吴渊明显察觉到屋内的气氛变了。

  决明怕再被人掳走,出门要带六七个护院一起,这样一来府上人手严重不够,在吴渊和彭郎的引荐下,决明陆陆续续又添了一批护院。

  八月十五中秋,难得这天放晴了。

  决明早早地准备了石榴、秋梨、新鲜的脆枣、橘子、林檎,放在花园的凉亭里。

  晚饭时分,决明跟着厨娘一起,用蟹膏肥美的秋蟹做了几道菜,添着其他几样,足足做了一大桌。

  等晚上的时候,一家三口一同在花园里赏月品茶吃螃蟹,决明忽然说:“我想去南边看看。”

  岑道年沉默片刻,说:“等春天到了吧桃花开的时候,河里的冰也就化了,好走水路。”

  乘船是最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决明点点头,今夜算是和岑父提前打了个招呼。

  岑朝安拉着哥哥的袖子,问哥哥为什么要去南边,决明含糊地说要去看看其他地方的十文粮铺。

  八月十五一过,气温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起来,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前,尚书府买足了过冬需要的木炭柴火,也备好了厚厚的棉衣。

  随着初雪的降临,王二虎过了州试的消息也传来了,岑道年身为礼部尚书,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后边和两个儿子说了。

  几人都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决明也决定,等春天见了二虎再走。

  冬天的到来使市面上青菜的种类变得单一起来,好在京都附近有不少暖棚,里面的反季节蔬菜虽然卖的贵,也不是不能买得到

  到除夕那天早上,决明一早起来,到厨房帮厨娘揉面。

  她们今天要包整个府上所有人吃的角子,有决明揉面她们的活能轻快不少。

  郑管家指挥府上其他人巡逻防火,挂灯笼,贴门神画,整个尚书府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天,傍晚时,府上来了一对父子。

  是岑父邀来的沈言。

  沈家只有他们两个,岑父想着人多也是热闹,再者沈言在阳县当县令的时候,不求回报地没少帮助村里人,这份恩情,足以让岑父对沈言刮目相看。

  一道道菜做好后飞快地端上桌,等一大盘角子上桌后,花厅的门被关起来,五人坐在屋里推杯换盏,屋内气氛十分热闹,身后就是燃着木炭的火炉,暖意融融。

  饭后收了杯盘碗盏,厅内摆上干果肉脯,备上热茶糕点,大人围着火炉说话,小孩挤在一起玩着手上的新奇玩意。

  决明捧着一本记载宋朝各地风情民俗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到了子时正,远远地能听到相国寺撞钟的声音,外界忽然喧哗起来,爆竹声,烟花声,丝竹管弦之声,混合着阵阵喧闹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决明看书看腻了,跟着两个熊孩子去院子里放炮玩,沈墨胆小,只抓住决明的手喊小哥哥,不敢上前去点火。

  而岑朝安,胆子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变大,拿着几根香,把烟花插在雪堆上,点燃后飞速躲到屋檐下,捂着耳朵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