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77节(1 / 2)





  杨云清他相信, 那么多阳奉阴违的例子中,被丈夫休掉或是丈夫借这个由头宠妾灭妻,而一直咽着苦水的女子里,终会有人想要反抗,想要在绝境中挣出一条路来,而站出来的选择进入这个女子衙门。当然这个时候其实也需要一个领头羊站出来,后面才能有更多的人追随效仿,杨云清也在琢磨合适的人选。

  而女子衙门现在也已经起了名字就叫女子都察院,到时候这些女子的都察院里的女子官员就负责督查圣旨下了之后,民间或者那些官员之间阳奉阴违的事例。而她们也可以为那些因为是与丈夫未出五服,而受到苛待的女子或者被迫和离的女子做主撑腰,毕竟既然成立了这个女子督察院,她们身上自然是有品阶的,有这个权利去做这样的事情。

  而她们在当值的时候,若是收到这样的举报或者是自己在调查中发现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有权利对犯事的人进行惩处的。不过杨云清考虑到这些进了女子都察院里的女子,纵使是已经和离属于自由身,但是也是有些顾忌的,总不好跟男子再拉拉扯扯,这个时候的风气还不够开放,杨云清必须要为这些女子多考虑一些。

  或许再过个一二十年,等杨云清他联合陛下进行改革,让社会风气开化,那个时候就算是女子成了捕快衙役,亲自上去抓人都没有人敢说什么。但是现在总归是不行的。

  所以他并没有说要这些女子都察院里的女子亲自去上手去抓,她们只需要在知道情况,或者是在调查中发现了这个事情,把名单整理核查之后,对他们犯下的事情写下判词,然后交到大理寺那边,由大理寺那边的人派捕快去拘捕就可以了。

  之前便说了徐皇后她心中有那么一个人选,而她这个时候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往宫外下了帖子,让人把那位姑婆请进宫来,因为这件事情干系甚大,因为社会环境的局限,不管怎么样,就算女子衙门真的运转起来了,最后总是会有些流言蜚语的,毕竟这个时代女子做官本就是对那些男子来说是离经叛道的。

  徐皇后请她的姑婆进来也只是打算试着劝说一番,若是姑婆没有那个意愿,她也不会强求,毕竟最后如果真的进了女子衙门,要承受压力的是进去的那个人,她并不能人家做主强逼着人家去。

  而徐皇后刚派人派下的帖子到宫外第二天,姑婆就递了牌子进宫看望徐皇后了。徐皇后的这个姑婆年纪并不算老,也不过是三十多岁,还没有到四十呢,大约是这些年过得舒心,尽管寡居多年,但是眉宇间并没有丝毫的愁苦。

  徐皇后请她的姑婆上坐,然后刚把自己的目的起了个话头,她的姑婆就打断了徐皇后,本来徐皇后以为姑婆是要拒绝的,但是却没有想到她的姑婆徐娘子却是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其实我这些天也在考虑这件事情,想了很久,昨天刚刚做出的决定。”

  “我以前跟叶老二和离的时候就在想,那个时候无非也就是因为没有个人能帮我出头的,娘家那个时候也不显,所以这才让他毫无顾忌地以无子的由头,寻花问柳宠妾灭妻,等跟我和离了,还迅速迎娶新人进门。不过这个时候一想,或许那个时候和离也是对的,我还与他是表兄妹,若是真的生出了孩子来,我这会儿还担心万一那孩子因为我们之间有血缘,而得了病,养不活又遭罪怎么办?

  而现在朝廷成立了这个女子衙门,能让我们女子给女子撑腰做主了,我也就想着,现在我爹娘也去了,家里兄嫂也都外放出去好些年了,就算我进了女子衙门,名声不好,也影响不到兄嫂一家了,既然这样,何不干脆就进了这个女子衙门?不过我倒是没想到皇后娘娘也宣我进宫来说这事了,这却是巧了的。”

  徐娘子笑着说道,言语之间更是不卑不亢,很是稳重。

  徐娘子当年是主动提出和离的,因为那个时候和不和离也都没差别了,那个时候因为无子,而无子的原因也大概是与她和当时那个丈夫是表兄妹有关,曾经有过两个孩子,都夭折了。所以成婚多年,她虽是嫡妻,却一点脸面也没有,她也是有气性的,与其因为无子而被丈夫还有妾室挤兑,婆家无一人站在她这边,全部都在指责她,那么还不如和离呢,至少能清净一些。

  而能主动提出和离,就说明徐娘子她跟一般的女子也有些不同,所以这个时候她能想到去女子衙门,不,现在改名叫女子督察院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徐皇后曾经和这个本家姑婆并没有打过什么交道,但是这个时候听着这么一番话,对这个姑婆徐娘子很是敬重,甚至不顾怀着快要七个月的身孕,想要对徐娘子行礼感谢。

  而还没等徐皇后动作,徐娘子赶忙搀扶住道:“我们也本是一家人,不必这么外道,更何况我想去这女子衙门也是因为我自己心意,做的是我该做的事,并不是因为别的,也不值当皇后对我行此大礼,快到榻上坐着吧!”

  徐娘子自己清贵出身,颇识得些四书五经,这学识上面是不差的,所以徐娘子透出想要进入女子都察院的意愿,杨云清那边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所以也就设徐娘子为女子都查院的左都御史,算是正二品的,当然这个正二品的含金量自然不会像尚书那么高,这在朝廷上的大臣的眼里也算是虚职了,不过这一应的俸禄还有官服却是比起朝廷是哪个正二品大臣不差的,而就算与朝廷那些三品官四品官遇上了,行礼的也不是徐娘子的这个左都御史。

  而有了徐娘子这个先例后,又陆续来了几个女子,她们里面也有是跟朱首辅还有其他几位次辅是同一家族的,毕竟朱首辅还有几位次辅都是参与过成立这个女子都察院的商议过程的,自然知道这里面也是有些益处,虽然权力不大,但是苍蝇再小也是肉,能捏住一些也是好的,所以自然也劝说了家族里符合条件且有点意愿过来的女子进入这个女子都察院中。

  而此时在京城各处,也发生着不少的事情。

  一户人家中,母女对坐无言,年轻的妇人应该是女儿吧,眼中的泪强忍没有掉下,母亲道:“是为娘当初瞎了眼,将你嫁给你表哥了,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却没有想到你表哥还有你姨母竟会这样对你。没事,你带着成哥儿回来,爹娘养你。”

  这年轻女子的姨母是亲姨母,当时过来替儿子求娶的时候说得是很好听的,毕竟是亲姨母做婆婆,这嫁过去肯定过得舒服一点,但是自从那朝廷旨意一出,说夫妻是表兄妹,生出的孩子很有可能有问题,而这个年轻女子嫁过去快十年了,才生了一个儿子,叫成哥儿,看起来病恹恹的,所以她那亲姨母兼婆婆和丈夫竟觉得这个孩子肯定是养不大的,所以公然宠爱起了庶子,而后更是为了给庶子一个好身份,竟提出把那个妾室变为平妻,这年轻女子这个正室平起平坐,而不是说把庶子仅仅记在她这个嫡母名下。

  若是年轻女子不答应,便要和离,毕竟在她的婆母和丈夫眼里,她以后肯定是生不出继承家业的儿子了,既然如此,可不得给真正的继承人让路。

  年轻女子实在没有想到她一向敬重的姨母居然会这样,而丈夫平日里便偏宠妾室,这个时候更是有了由头了,所以这会儿年轻女子才带着儿子回了娘家,与爹娘商量对策。

  这个时候旁边一直不说话的中年男子出声道:“惠娘,你便与那个畜生和离吧,我看这个时候你就算带着成哥儿留在那边,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回来,爹娘养你。而且你放心,那个畜生早晚有一报,杨大人最近要成立的那个女子都察院可不是摆设,早晚得收拾那畜生。”

  中年男子虽然只是户部的一个小官,但是杨大人是户部尚书,他也算是在杨大人手下做事,自然是知道得多一点的,这个时候,对于那畜生一家,他女儿惠娘生下的成哥儿肯定是不会受到任何重视的,在他们眼里说不定是个迟早会夭折的孩子,等女儿回到那个家里,要是有那一日死于非命为那妾室让路都有可能,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女儿干干脆脆和离。

  年轻女子哽咽地嗯了一声,她知道爹娘是为了自己好,她已经能想到等自己带着成哥儿回来,周围会有多少闲言碎语,她肯定是会给爹娘添麻烦的,想到这,她更恨那个丈夫和她亲姨母了。这个时候她忽然想起了那位杨大人的女子都察院,然后闪现了一个念头,如果自己能去那里,说不定就能报复一番,也出口恶气了吧?

  京城另一处,一个女子正被母亲劝说着,显然她没有那个叫惠娘的女子的那份幸运了,有娘家支持。

  “萱娘,你就顾虑一下你爹爹和你弟弟吧,咱们家家世也不如亲家高,这以后你爹爹和弟弟还要亲家和女婿他们提携呢,你跟你表哥以后肯定也生不出健康孩子,就算生了孩子看起来健康,这以后还不一定养得活呢,你就听女婿的,退位让贤了吧,去庄子住,到时候你还能有个正妻之位,不然你待在那边过得也不好。他们那边也说了,只要你愿意,就给你弟弟谋一个补缺,半年后就能上任去,你出嫁前不是很疼玉哥儿这个弟弟吗?现在就答应了吧!”

  萱娘流着泪道:“凭什么我就要去庄子住,腾出地方给他和新人恩爱?现在说的好,还给我留一个正妻之位,这跟和离有什么区别,别以为我不知道他的心思,不就是为了个名声吗?不想让人家传他休妻了,所以就想把我送到庄子去,眼不见为净是吧?然后对外说我去养病,之后就开始让妾室打理家务了,那么等几十年之后,可还有我的好日子过?”

  萱娘觉得可悲,这个时候婆家娘家都在逼着她退位让贤,她去了庄子上,让出位置那她丈夫与妾室还有新人恩爱然后生下孩子,等过了几十年,她这个被遗忘在庄子上的正妻,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怕不是谁都能来踩一脚。

  这个时候,她娘家和婆家一起劝说威逼她,婆家想的是子嗣,娘家想的是前程,而她呢?这个时候她孤立无援,忽然想起了那女子都察院,她心中燃起了一个希望,那里或许就是她的救命稻草了,她想寻一个出路。

  京城各处,发生了各种的例子,与此同时,有一些女子她们悄悄升起了一个相同的念头,如果没有人能给她们做主,她们想要自己给自己还有像自己一样的女子做主。她们也相信女子都察院会是她们的一个出路,因为她们相信杨大人。

  就这样,过了大概一个月,女子督察院终于堪堪凑够了能够运转起来的班底,然后经过正式授官,才算是运作起来了。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公告于天下百姓的,这个时候不论大家对女子做官多么震惊,觉得多么离经叛道、惊世骇俗,女子督察院还是像预想的那样,开始执行它的职能,发挥作用了。

  而进了女子督察院中,自然是免不了抛头露面了一些,但是像徐娘子的这些女子,既然能有那个勇气跑过来做女官,就也是做好面对那些闲言碎语的准备的,这个时候自然是稳住了心思,一门心思办事的。

  而单是半个月,她们就靠着以前作为后宅女眷的灵通人脉,打听到了不少后宅消息,然后为不少的女子做了一回主。那些执意违抗,很是看不起女子督察院的这些女官,还我行我素继续要因为之前旨意休妻的,他们妻是休了,但是被女子督察院这边的一纸判词,给送到了大理寺去了,然后不仅要面临一段牢狱之灾,之后还要赔偿被休弃或是和离了的妻子不少真金白银。

  当然了,那种夫妻双方协商好了,准备和离的,女子督察院这边自然是不管的,毕竟夫妻双方有血缘,以后生下的孩子也是很有可能有缺陷的,能协商一番和离也好。

  但是这个时候,和离了被伤害的总归是女方,她们是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女子督察院自然是要保护女子的权益了,一切以女子的意愿为先。

  至于为何那些夫妻有血缘了,以后生下的孩子很有可能有缺陷,还不让那些男子休妻或是与妻子和离,这也是这个时候,和离了被伤害的总归是女方,她们是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女子督察院自然是要保护女子的权益了,一切以女子的意愿为先。

  和离之后,男子自然是可以迎娶新人或是随意纳妾生子的,但是那些女子呢?她们的人生便大多数会因为此事而毁了,能再嫁的总归是少数,毕竟时代对女子太过苛刻了。

  在推广那道旨意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阵痛,但是还要继续下去,到了下一代就好了。

  京城这边便如此艰难地才堪堪将陛下的那道旨意推行开,女子都察院也是费了很大功夫,才凑齐班底运转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下面各省的州县只会比京城这边更艰难,不过再怎么艰难,也总有一天能成功。现代建国后不就是禁止近亲结婚吗?过了几十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心里,不能近亲结婚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识了,杨云清相信,大周朝也终是可以的。

  第188章 阿绵   建平十一年。  “……

  建平十一年。

  “你给我站过去, 快,就对着屏风,面壁思过半个时辰。”杨云清进来的时候, 就听见凤阳怒着嗔骂安哥儿的声音, 还叫他面壁思过去。

  他有些好奇,凤阳一向是疼爱安哥儿的, 无缘无故不会这么罚他,这肯定是安哥儿又做了什么事情让凤阳恼了, 就是不知道做了什么了, 能让凤阳发这么大的脾气。

  安哥儿面做忏悔, 凑过去扶了扶凤阳, 笑着认错道:“娘,您别生气了, 我跟您保证绝对没有下回。您坐着歇着,我这就面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