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6章 贫瘠的村庄(2 / 2)

这是一个干涸的村庄,目之所及见不到一片绿叶,只有大片大片的黄沙,在几块巨大的风化石旁,散落着几户人家。

这个叫木谷的村子里几乎不来外人,项念念他们的到来立刻引起了骚动,在听说他们是从东海市过来找忆梅奶奶时,脚快的村民立刻飞奔去忆梅奶奶家报信,说东海大学里的老师来了,忆梅大出息了,考上研究生,连老师都来看望。

项念念望着杨忆梅家破败的小院子,院子里晒着一些玉米辣椒,穿成串挂在房梁上,那是这间土屋唯一的亮色。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出来,她头发全白了,凌乱的好像秋天的枯草,眼球浑浊,声音也含糊不清。

要怎么告诉她,她唯一的相依为命的孙女已经不在人世了?

项念念深深吸了一口气,快走几步向前,脸上堆满了笑容“杨奶奶,我们是忆梅的同学,进山里考察,特意转过来看看您。”

“好好好,忆梅在学校好不好?”杨奶奶问。

“好的很”项念念说“忆梅没有参加这次考察,拖我们给您带了点营养品呢。”

这个村庄极其偏僻,一年到头都没有什么陌生人来访,项念念他们突然到来,村长自然很热情的陪着,用蹩脚的普通话帮着翻译传达。

来见杨奶奶之前,白起宣已经以东海大学老师的名义告诉了村长,杨忆梅出事了。

他们决定瞒着杨奶奶,她这样的年纪,是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的。

当天夜里,村长杨有得把他们安排在自己家里吃住。

吃完饭后,他们没有刷牙没有洗脸就躺炕上准备睡觉了。因为这里极度缺水,取水要赶着驴车牛车去二十里外的一口井,用油罐子做的水箱拉一箱回来,得用上半个月。

因此水除了煮饭和人畜饮用,从来不做其他用途。

以前项念念在电视里看过一些纪录片说非洲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一生只洗两次澡,出生一次死亡一次。

在水资源极其匮乏的这里,情况也差不多。

杨有得家三间大瓦房,都砌了大炕,冬暖夏凉的,杨有得安排项念念和棉花一间,白起宣就和他家两个半大小子一间。

棉花翻来覆去睡不着,躺在炕上翻锅烙饼似的折腾半天,最后似乎下了很大决心,说:“念念姐,我可以加入你们吗?”

“加入什么?”项念念不解。

“我也想为那些人做点事,化解他们的怨气,你看忆梅多可怜啊,她奶奶也好可怜。”棉花说。

她胆子并不大,想到杜小红还是心有余悸,可是今天见到杨忆梅的奶奶又让她这颗正义的心燃烧起来。

“嗯,你别害怕就行。”项念念说“我实话跟你说,我也不知道身边会出现什么样的亡灵,也不会知道他们有什么诉求,你要有心理准备。”

棉花特别郑重的点头“我不怕。”

虽然没有刷牙洗脸,但是这天夜里棉花还是睡的格外香,大概是因为远离了城市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光污染,特别好睡。

半夜的时候她还是被尿憋醒的,杨有得算是村里比较富裕的,水是任喝管饱的。

她迷迷糊糊醒过来想去小解,眼睛还没睁开却听见一阵悉悉索索的响声,有点像是大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