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六三章 一步三算啊这是(2 / 2)

因此他得到了关于所有长安和杨芳的信息后,脑子自动按照前世学会的方法论分析,很容易就得出杨芳赐婚曹操的真实目的。

而范增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谋士,但他依旧是人。

从量上来说,杨默在前世一个月里获得的信息,恨不得比他一生获得的信息都多的多。

量变引起的质变,有时不是聪明才智可以达到的。

所以,他可以盘出来,黄巾军投降朝廷百利而无一害。

但拥有同样情报的范增,却不敢如此肯定。

“范先生客气了,这也只不过是杨默的一点粗鄙见解罢了。”

见项羽和范增对自己的建议并不反感,甚至进入考虑的阶段,杨默心里的石头彻底的放下。

此事终于算是尘埃落定了。

石头一放下,紧张感也没有了,心里反倒是有些空落落的。

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也品不出什么味道来,最后空落落的心情化作欣慰:只要不打仗就好,至少可以少死很多人。

“亚父,此事你怎么看?”

项羽将杨默说的话听了进去,心中的天平也慢慢的往招安上倾斜。

但最重要的还是看范增的态度。

范增只是嗯了一声,没有马上回答,项羽也不着急,耐心的等待着。

“杨公子给了我们一条招安之策,却不知道我们能为公子做什么?”

范增也继续和杨默探讨招安之事,反而将话题转到他身上:“方才能助公子解了李家之困?”

杨默无奈摇头,范增果然是范增,和这等聪明人打交道沟通成本确实低,但有时候却并不省事。

“我与李家的关系,虽然并不怎么好,却也没有先生想的那么差。”

“公子,虽然朝廷是断不可能同意我们向太原投降,李建成也不可能接受我等的投降。但如果我们接受朝廷的招安,李家定然猜到是公子的建议。”

范增也感觉杨默有些当局者迷,语重心长道:“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投降是一回事,但你没有让我们给他们投降又是另外一回事,此番李建成已经对公子起了杀心,若再有这一条看似背叛李家的理由,只怕公子在太原...”

他本想说只有死路一条,却又想到杨默或许有什么脱身之法,若是说的满了,反倒是让人小瞧。

因此后面的话没有说全,给杨默留了个白。

“感谢先生为杨默着想,但这一次我做使者,并非是李家的意思,而是李建成仓促之间做的决定。”

“最开始的时候李建成也是不怎么同意我来的,但突然传来长安的骑兵趁机截杀太原商队的消息后,李建成急急忙忙去找他身边隐匿的长安密探严世藩后,方才决定让我来的。”

杨默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范增缓缓点头,原来还有这事。

随后马上道:“看来这位首辅之子,想必是以此为要挟,逼迫李建成趁机除掉公子。”

“对,不是李家的决定。”

杨默道:“有这个由头在,就算贵军受了招安,李家也不会对我太过分。”

他本想说至少还有李秀宁会为我说话,但想了想没说出口。

“我也想了,多半会遂了我的意,给我划块地,让我去做学院的院长,变相的软禁我一段时间。”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范增面带忧色:“一旦李家决定与杨芳和解,公子的性命便是他们的诚意。”

“所以,先生若能相助,便在招安的信件上表明,想要晋阳知州,而不要朝廷给的济州知州。”

“济州知州?”

项羽则一愣,关济州什么事,怎么又扯到济州上了?

范增冷不丁也没反应过来,随后恍然大悟,再看杨默的眼神,比之之前更多了三分敬畏。

这个年轻人当真是鬼神莫测,他居然能想到,自己的投降信件到了长安后,朝廷会给他们一个济州知州的虚名,好让他们掉过头再去与朱元璋搏杀。